港澳会客厅|马浚伟:年轻人要善于运用科技 ,而不 是被科技所左右******
中新网香港1月19日电 (记者 索有为)香港著名艺人马浚伟日前在接受中新网港澳会客厅采访时寄语年轻人要好好规划人生 ,并提醒年轻人新生代要善于运用科技 ,而不是被科技所左右。
“我觉得我们要珍惜 ,要好好把握。不要觉得您现在拥有的都是应该 的 ,不要觉得你现在拥有都是永恒的 ,绝对不是 。”马浚伟说 :“哪怕今天我们能够很舒服地呼吸 。对不起 ,这个不是应该 的,很多人是没有呼吸能力的。不要以为你看到东西 ,你就不珍惜你的眼睛,天天拿着手机玩游戏 ,躲在被窝里面打电动,一直在伤害自己 的眼睛。我们真 的需要好好去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 。”
马浚伟还鼓励年轻人 、新生代也要多看书 ,好好地跟一些长辈 、老师 、学长学习、请教。
“现在科技非常先进 ,可是有时候不要跟得太近,包括不要把自己 的人生放到网络上 。网络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可是你 的人生不在网络里面,哪怕是元宇宙等等。”马浚伟说 :“我们不能阻止科技 的发达,可是我们绝对不应该被科技带领我走我 的人生 。我怎么去运用它 ,而不是被它利用我 ,这件事是很重要 的。”(完)
学研思行共成长 凝心聚力再出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财经大学】 学研思行共成长 凝心聚力再出发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勃欣 “我将继续坚持以团结为魂,自信自强 ,为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自己 的贡献!”前不久,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加拉斯·艾德力拜在参加学校 的主题学习后分享感受 。 连日来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表示 ,学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 ,在建设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践行“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校训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上财人新的贡献 。 上海财经大学校园风景 。资料图片 1.学懂弄通,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 由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永远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流动教室”展览 ,正在上海财经大学校史馆举办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历部党章形成的时间为顺序,讲述中国共产党党章背后 的故事。 展览中,一批由上海财经大学师生校友捐赠 的实物党章展品十分显眼 ,这 是中共七大以来12个版本 的党章,捐赠者 是近90岁高龄 的余兴发教授 。 “青春年少时 ,我有幸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梦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此不断奋斗 ,积极争取入党 。”作为一名有着6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 ,将自己收藏的党章捐给学校 ,希望让更多 的人了解党章 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革命建设 的历程,更加珍惜今天美好 的生活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参观学习 ,并召开集中学习会,引导全校党员深化党章学习 。 党 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特别强调教育 、科技、人才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基础性 、战略性支撑作用 。高校当如何作为?2022年12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第一届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论坛 ,聚焦“中国经济学构建:历史与未来”主题,邀请经济学领域顶尖 的专家学者 ,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中国自主 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助力新时期中国经济学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接着,12月23日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回顾总结近十年来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系统部署下一阶段人才工作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让人才工作成为领航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工程。 记者了解到 ,上海财经大学紧扣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特色 ,以“学习二十大∙上财在行动”为主题 ,推出20项重点活动 。通过联学联建 、座谈交流、参观见学和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 ,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将党 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师生 。“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学习班”和“纪检干部专题学习班”陆续开班。“书记面对面”后勤员工与青年学生联学活动中,后勤员工分享自己的经历,青年学生关注身边人的故事 ,交流各自的感受 ,身边人讲身边事 ,与身边人一起学,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满满。 “千村调查”活动让青年学生扎根中国乡村。资料图片 2.彰显特色 ,为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贡献智慧 2022年11月12日 ,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的合作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临港合作办公室揭牌 ,通过加快制度创新 ,助力新片区建设和高水平改革开放。 党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 的开放战略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说 ,临港新片区 是我国改革开放 的新高地 ,上海财经大学是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校,推动临港新片区对外开放 、前沿产业 、科技创新 、新兴服务业等方面优势与上海财经大学一流学科 、学术、教育资源有效结合,在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 的制度体系 、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等方面深入合作 ,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 ,使临港新片区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2022年12月 ,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召开,上海财经大学担任学术合作伙伴 ,协助策划和设计本次会议 ,并合作协办“跨境金融:探索新片区跨境投融资领域更高水平开放”研讨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临港新片区将搭建“常态化” 的交流沟通平台,打响“滴水湖金融湾”品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建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 。 近年来 ,上海财经大学“顶天立地”做科研 ,致力于解决国家和地方发展 的重大问题,以“服务上海行动计划”为依托,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面向未来30年 的上海 、营改增政策研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服务上海建设。 在整合已有金融、经济 、国际贸易 、全球投资等领域数据库 的基础上 ,针对上海发展改革 的总体需求,上海财经大学构建并定期发布“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自贸区卓越指数”“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等 ,大力推进专业化数据平台建设 ,凭借“信息库”优势,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作用 ,成为服务上海发展建设的强有力助推剂。“未来 ,上海财经大学将更加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更加聚焦服务国家战略 。”刘元春说 。 3.脚踏实地,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 如何有效地将党 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范静进行了一次尝试 。不久前 ,她所在 的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云端举办线上思政“千人云课堂”。主题大课以“在实现中国梦 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 ,邀请上海财经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4位同学担任主讲嘉宾 ,思修教研室全体教师、大一新生共计1000余人参与学习 。 “青年人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 、肯奋斗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校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 的优秀学子 ,胸怀报国热情,毅然暂时放下学业,赴西部支教一年 。“不久后 ,也许我也会去参与一次支教,不仅 是响应国家号召 ,更 是被学长们情真意切 的分享所打动,我想去更广阔 的天地磨砺自己 。”课后 ,金融学院学生黄语倢说。 最近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接连召开思政课教师学习党 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书记备课会”,研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 的重要指示,与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 ,制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为学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提供支撑 。 党 的二十大报告 的学习 ,要原原本本学,“由词通道”——通过学懂每一个词 ,来理解全文大旨—— 是十分有效 的阅读方法。为此 ,学校党委宣传部邀请校内专家,对报告中出现 的经济学 、管理学术语作出释义,配以讲疏 ,官方新媒体微形象“上财猫”出镜 ,词条释义搭配活泼生动的漫画 ,让术语解释更为直观 ,同步推出系列新媒体产品 ,服务于广大党员群众 的学习。 把“厚德博学”与“经济匡时”有机统一起来,把个体 的理想融入人类前进 的洪流与国家复兴 的大业之中 , 是上财人 的追求 。自2008年起,上海财经大学已持续15年开展“千村调查”,组织引导青年学子利用暑期走出校门 、深入广阔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成理论性成果 。项目每年聚焦一个主题 ,累计派出超过2万人次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调查,师生们 的调查足迹遍布31个省(区、市) 的11000多个村庄。 边走边思考 ,在行走中成长,在思考中积淀。由此 ,一批批青年学子接地气、明国情,受教育 、长才干,在农村、农业 、农民领域建言献策 ,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5版) 一分pk10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