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扬言要在台湾举行听证会,岛内担心将把台湾“推向险境”******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名】美国众议院新成立 的“中国特别委员会”扬言要在台湾召开听证会,讨论军售问题 。此举引发岛内外对2023年台海局势 的担忧。
据台湾《联合报》1月27日报道,“中国特别委员会”成员 、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惠特曼称,委员会成员日前开会 ,交换意见和讨论若干运作目标 ,而台湾问题无疑是“中国特别委员会”关注 的焦点 ,“盖拉格希望我们在台湾举行听证会 。我想我们会这样做,这对全世界以及对台湾都非常有意义”。
盖拉格是“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 。他在接受美国媒体CQ Roll Call采访时称 ,委员会将锁定大陆引起的各领域议题,如禁止社交媒体TikTok、提供印太政策建议 、调查美国产业受大陆资金与影响力所破坏的领域等 ,预计2月成立办公室,3月举行首场听证会 。他还称,强化台湾安全将成为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目前有180亿美元的军售项目延宕交付 ,“委员会会把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列为紧急议题” 。去年12月 ,盖拉格与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联合发表专栏文章,声称“将让协助台湾自我防卫成为急迫议题”。
另据美国之音报道 ,惠特曼在回答提问时还声称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战略模糊”政策已失去意义 ,“我们不希望升级为战争,但如果有必要 ,我们会捍卫(台湾),但关键是能够震慑,威慑是首要任务”。
台湾《中国时报》27日注意到,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人发出推文称 ,新上任的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与台北驻美代表萧美琴日前举行“非常好的会谈”,“讨论我们如何能在第118届国会会期中强化我们之间至关重要 的伙伴关系”。之后 ,萧美琴发推文声称 ,“在国会山忙碌一天 ,讨论来年在许多领域如何进行对我们伙伴关系重要的合作”。
针对美国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扬言到台湾举行听证会 ,有台湾涉外官员称不曾听说,尚待了解,“如果美方提出 ,双方会讨论”。《联合报》称,“中国特别委员会”野心勃勃,已引发部分美国国会议员 的担忧 ,众议员孟昭文日前表示,“这恐将加剧仇华心理 ,对亚裔不利”。《中国时报》27日也说,两岸关系目前 的紧绷状态使华盛顿智库出现一股新的氛围 ,虽意见不一,但有一个共识,就 是认为台海若有战事 ,美国将付出很大代价 。有智库学者对于美国国会议员“过度抗中”的言论提出警告 ,认为这实际上 是不利于美国 ,也不利于台湾。文章以去年8月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引发两岸紧张局势举例称 ,华盛顿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当时就公开质疑,此行时机不恰当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曼也曾撰文批评佩洛西“无比鲁莽 、危险且不负责任”。
国民党国际部副主任黄裕钧表示,不管美中之间如何竞争,对美国来说,都希望台湾不要带给美方意外,这点最近许多美方人士都提到,过去马英九当局做得非常好 。
台湾《中国时报》28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 ,台湾人都深知两岸军力悬殊之大,不是台湾花多少军费,买多少精良先进 的美国武器就能赶得上 的,因此唯有避战才是“王道”。但蔡英文当局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邀请多批美国国会议员窜台,制造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的假象,还不顾各方劝阻力邀佩洛西窜台,结果引起大陆围台军演 ,从此失去了缓冲带 。没想到如今新“内阁”即将上台 ,美国众议院新成立 的“中国特别委员会”又研议3月可能到台湾召开两岸情势听证会,了解美国如何在军售等方面“协防台湾”。文章认为,美国国会议员来台开听证会 ,“极具侵犯台湾主权 的意味”,对台湾极不尊重。而台当局对于这些挑动台海紧张情势 的动作 ,台面上都不表态,但台面下不管 是被动 的无奈,甚或主动配合,“一味亲美抗中 的蔡政府,都 是把台湾推向了险境” 。(环球时报)
东西问丨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解码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孙晓波 佟西中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 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 的中国特色 。受访学者认为 ,中共以此表明将走出不同于西方 的发展道路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拓展了现代化新路径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什么 是中国式现代化
根据目前学界较流行 的观点,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的发展变迁过程 。以现代化创造出远远超越传统社会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现代化 的共性所在 。
具体到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这是中国实际情况与现代化普遍规律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找到的一条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路径同时也是目标。
报告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 是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 ,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被学界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 的五个重要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 是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据2022年相关人口资料 ,中国人口(约14.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8% ,大致相当于10个俄罗斯(1.45亿) ,3个欧盟(4.468亿),4个美国(3.32亿)。
目前为止 ,世界上还未有如此巨大人口体量的国家进入现代化 。迄今为止 ,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 ,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说 ,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进现代化 ,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 的世界版图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现代化 ,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重要特征 。富裕 是各国现代化追求 的目标 ,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 是全体人民 的共同富裕。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向记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社会主义 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必然 是内在特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的 。他说 ,相比资本主义 是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明显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富裕 。
分析认为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特征 ,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 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

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竹立家表示,对比西方一些国家依靠侵略 、殖民 、掠夺、剥削积累 的原始资本实现现代化,中国选择 的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世界历史表明 ,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走 的 是暴力掠夺殖民地 的道路 ,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 ,中国从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

此外 ,中国式现代化还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在竹立家看来,这些既 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基本特征 ,同时也 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图景 。
值得注意 的 是,报告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9个方面的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王虎学表示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两个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一个基本特质的规定”。他说 ,从价值导向看 ,也 是人民至上、人民为中心 的现代化。
张连起认为 ,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协调 的现代文明新形态 。
他说,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 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 的逻辑 ,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 的现代化、两极分化 的现代化 、物质主义膨胀 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看来 ,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 的鲜明特质 ,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
叶小文指出 ,长久以来 ,因占据现代化发展早期红利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权 ,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 。他说 ,“中国共产党探索 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逻辑 的超越,重写了世界现代化理论。”

一以贯之 的现代化追求
回顾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寻路现代化就 是中国人民 的不懈追求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起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 。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中国式 的现代化,到现在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贺新元向记者表示 ,中国式现代化 的内涵已经越来越丰富 ,涵盖政治 、经济、社会 、文化 、生态等方方面面。
中共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贺新元看来,这一论断 是路径和目标 的合二为一,将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融为了一体 。
新中国建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作为后发者 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一路追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跃升,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2021年7月1日,即中共建党百年之际 ,中共正式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二十大开始,中心任务变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王虎学向记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 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路径 ,且是唯一正确 的必由之路,“这 是在不断的探索 、实践、斗争 、革命、建设过程中一步步走出来 的 , 是经过实践检验,且走得通 的”。
竹立家表示,从现代化 的理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理论 是需要实践支撑,并由实践检验。中国已经用发展事实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 是行之有效的 。
在鄢一龙看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者实际上 是一体的 ,但内涵角度各有侧重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路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 是实现路径。“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强国某种意义上可以画等号 ,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日就 是民族复兴之时。”他说 。
那么,如何完成中心任务 ,实现百年奋斗目标 ,达成历史使命?二十大报告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
人类实现现代化 的新选择
纵观人类发展史和现代化历程 ,人类社会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 。分析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也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 是符合中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发展路径上区别明显。习近平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表示 ,“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 的发展过程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 ,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表示 ,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理论也 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 的迷信,开辟了独立自主 的发展道路。
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
现代化本身定义就是开放的,没有标准化的现代化模式 。在王虎学看来,现代化代表 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个方向,但怎么实现现代化 ,道路千条万条。他说,在现代化之路上 ,过去西方走在前面 ,所以话语被西方垄断,一度有人以为现代化就 是西方化。但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 的现代化新路。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说:“北京以高层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 ,表明中国要光明正大、毫不含蓄地选择自己 的路径。”
鄢一龙表示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 ,同样属于世界 ,它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拓展了现代化新路径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完)

一分pk10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