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这里通报公职人员着装问题******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 阚枫)新春开启 ,多地将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新春开工的首要之事进行部署 ,有地区还通报了公职人员开会着装问题 。
开工首日的会议,多人被通报
近日,拉萨市城关区纪委监委发布一则关于违反会风会纪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1月28日,新春首个工作日 ,城关区委召开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会暨“作风建设年”动员会,这次会上 ,城关区纪委与城关区委效能办对会场会风会纪进行了全程监督 。
按照纪委监委发布的通报 ,这次会上多人因为迟到被点名通报,多人迟到长达50多分钟。通报中还点出“会议着装方面 ,普遍存在着装不统一 、里穿正装不脱外套 的现象” ,通报称,如再次出现相关问题 ,将点名道姓通报 ,从严处理 。
通报称,着装问题看似 是小事,实质 是干部精神风貌的展示, 是纪律意识不强 、规矩意识淡薄 的一种表现,是自我要求不严 、工作作风不实 的一种体现 。
多地曾通报公职人员着装问题
干部因着装问题被通报 ,上述案例并非首次。
2017年1月 ,河北深州市纪委对违反会纪的32名干部进行点名通报,其中包括14名“一把手”被约谈,起因 是在深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上 ,督查中发现22名公职人员未按规定着装,10名公职人员着装不规范。
当时,深州市纪委负责人表示 ,“只有管住小节,才能守住底线 ,如果连穿着正装这样的‘小节’都不能做到,连会议的纪律都不能遵守 ,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不仅开会着装 的问题被通报,机关工作人员 的日常着装问题也曾被通报。
2017年5月,辽宁盘山县政府办公室曾发布一则有关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着装检查情况的通报 。通报提到 ,部分单位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穿运动服 、无领衫、露肩衫、运动裤 、牛仔裤 、运动鞋、凉鞋、拖鞋等情况 ,着装与仪表不符合端庄 、稳重 、大方、干练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礼仪的要求。
公职人员着装有啥要求?
近年来 ,多地曾专门就机关工作人员着装问题进行过规范,一些地区还专门出台具体标准 。
2022年1月,江西抚州市直机关工委发布《关于规范市直机关干部着装和严格上下班工作纪律的通知》 ,通知除了明确机关干部出席正式、隆重 、严肃场合应着正装,还提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办公场所 ,不得着奇装异服 、居家服等服饰 。着装不得过于炫耀 ,要保持服饰整洁 。
通知称 ,女同志不得穿低胸装、露背装、露肩装、露脐装,不得穿超短裙、透视装 、吊带装、紧身装、艳色装 ;男同志不得穿背心 、短裤 。此外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办公场所,不得佩戴离奇饰品 ,不得穿拖鞋,不得穿超高 、带声响 的高跟鞋,不得纹身。
2017年7月 ,媒体报道陕西咸阳市彬县对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期间 的仪容仪表进行详细规范,诸如 ,男同志不留长发,不蓄胡须 ,不佩戴饰品;女同志发型、发色适宜 ,化妆要淡、雅、素,不涂彩色指甲,不使用浓烈香水。不穿过于单薄 、透视、紧身的服装 。报道称 ,县纪委将不定期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立即全县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016年,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直机关工作纪律要求》,针对省直机关工作人员提出十条工作纪律,其中包括“不准穿背心、短裤 、拖鞋和奇装异服上班”等 。
如何避免矫枉过正 ?
近年来,部分地区有关干部着装的标准或通报发出之后,舆论中 ,不少网友认为对机关干部工作期间仪容仪表规范 ,确有必要 ,但是也有声音担心将着装问题“上纲上线” ,过度问责。
对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公职人员在工作期间 的着装问题应分类讨论 ,对于公检法、市场监管等有统一着装要求的行政执法部门来说 ,执法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相关要求着制式服装,对于其他公职人员来说,工作期间特别是在严肃场合应注意着装得体。
同时 ,竹立家称,对公职人员的着装事项,可以引导规范 ,但也应注意人性化管理,杜绝纪律扩大化,防止滋生新 的形式主义 。(完)
今年春运 “AI医生”看护这座跨海大桥******
◎本报记者 矫 阳
杏林公铁大桥是进出厦门岛的唯一跨海铁路通道 。从远处眺望 ,大桥犹如一条巨龙卧于海面之上 ,连接岛屿与大陆 。进出鹭岛 的铁路客货运输,都要通过这座大桥 。
桥梁安全维护是重中之重。“即便几毫米 的测量误差 ,都会成为影响铁路安全的巨大隐患。”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桥隧检测小组桥梁工安少帅说 。
2023年春运,这座跨海大桥 的维护用上了“AI医生” 。
立在海上 的桥墩 ,时刻经受着海浪冲刷。“冲刷面过深会影响桥梁安全,必须按时测量河床断面变化,对比历年数据 ,保障运输安全。”作业时,安少帅与工友格外小心谨慎 。
每天上午10时 ,安少帅和工友们都会穿好救生衣,带齐作业设备,登上船只,驶向杏林公铁大桥 。
高速航行的船上,迎面吹来 的海风直钻衣领,湿冷彻骨 。
到达作业地点后 ,安少帅即刻将一艘如模型般 的小船放入水中 。“这是用来测绘河床断面 的‘神器’——无人测绘船。”安少帅说。
以往 ,检测小组开展测绘,都是借助水深探测仪 ,人工探入水中进行断面测量 。“铁路桥大多架于江海之上 ,受环境影响 ,测量不确定因素太多。”安少帅说 ,有时风大,上船后人都站不稳,更别提操作设备了。
2022年 ,厦门工务段开始运用无人技术进行桥隧维护。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按既定测线巡航,无人测绘船分别测量3条测线河床断面 ,并同步采集三维坐标 ,通过数据算法绘制河床断面图 ,实现“肌理脉络”一目了然 。
有了直观图示 ,便能综合分析河床断面变化,制定精准 的养护维修方案 。
鹰厦铁路蜿蜒于崇山峻岭 、河山峡谷之中 ,且坡度陡峭 ,山上浮石众多。除了对河床断面进行测量外,桥隧检测小组还要翻山越岭,排查山体护坡和水下桥墩 的安全隐患 。
在山体巡检中,“AI医生”再一次“大展身手”。
山脚下,一阵“嗡嗡”声响起 ,只见安少帅熟练操纵着无人机环绕飞行 ,悬停在病害山头。随着不断调整 的摄像角度 ,通过三维视角,危岩等潜在隐患一目了然。
以往人力爬山巡查 ,检测小组队员每天只能翻两座山 ,不仅效率低 ,排查也不够全面。“现在仅半天就能全方位无死角地完成两座山 的查危工作 。”安少帅兴奋地说。
山体检查完成后,安少帅与工友又带上“新型蛙人”,马不停蹄地前往篁渡桥进行水下探测,重点对铁路桥墩裂痕 、孔洞 、基础掏空等病害进行细致检查。“水下机器人安全性高 ,既可以实现全天候持续作业,又避免了传统蛙人在恶劣环境下作业的高风险。”安少帅说。
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任务繁重。
“有了‘AI医生’帮忙 ,工作更快捷 ,和家人团聚 的机会也多了 。”说起无人技术,安少帅十分喜悦。(科技日报)